3月19日,在东莞市商务局和沙田海关的大力支持下,东莞百昌贸易有限公司两台货值12.28万美元的设备,由东莞日正报关行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在东莞港一期码头顺利完成首票试单申报,标志着市场采购通关模式在东莞港成功落地。
根据东莞市商务局相关人员透露,目前东莞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相关准备工作已全部完成,预计2021年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额超100亿美元,预计生成10万自然箱,将进一步激发中小微企业的外贸潜力,降低疫情对外贸发展的冲击,推动外贸稳定增长。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20〕28号),为加快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2020年9月,商务部、海关总署等七部委联合发文,决定在17家市场开展第五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
此次扩围后,全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总数将达到31家,其中包括广东东莞市大朗毛织贸易中心。试点将推动传统商品市场转型升级,带动更多中小微企业参与对外贸易,有助于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开展市场采购贸易将进一步挖掘国际市场潜在需求,将市场上丰富的商品输送到境外,扩大了本土小商品的国际市场覆盖面,并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共享式的商贸流通和对外贸易大平台,构筑了对接国际市场的便利通道,促进实体生产和就业,进一步激发了中小微企业的生产潜力。
随着东莞(大朗)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在东莞港正式启动出口,意味着东莞外贸高质量发展将迎来一次新的机遇,有利于推动传统贸易方式转型升级。
东莞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经济带,区位优势显著,产业特征明显,拥有成熟的产业体系,是中国华南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城市。围绕当前东莞市推动外经贸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东莞港务集团提出了实施“3+9”行动计划,将通过规划引领、项目带动、积极作为,努力实现集团朝商贸综合服务企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为我市建设国际化开放型城市、打造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现代化枢纽城市,推动“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迈上新台阶展现更大作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