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海风夹杂着阵阵秋意,阳光洒满海面,狮子洋畔不时传来划破水面的船舶汽笛声,坐落于此的东莞港一片繁忙。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东莞港作为东莞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积极助力东莞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格局,抢抓发展先机,成功联通海、陆、空三条“丝路”,在狮子洋畔生动演绎了“丝路交响、山海和鸣”的精彩实践。
“海上丝路” 跨越山海
前不久,76台“百路佳”牌柴油大巴车从东莞港务集团下属码头启航,驶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沙特阿拉伯。这只是东莞港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东莞港坚持以货源需求为导向,开通了多条大宗货物定制化进出口专线,为往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件货物,包括工程车辆、农业机械、建筑模块化组件、消防车、新能源汽车、成品纸、钢材等搭建了便捷高效的海上通道,同时实现了“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发力。
十年来,东莞港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从全局高度找准发展定位,不断优化和丰富航线网络布局,不仅开通了覆盖周边亚洲国家的近洋航线,还开通了覆盖北美、中东、地中海及欧洲的直航及包船航线等远洋航线。此外,东莞港还大力推进“两港一航”合作发展新模式,深耕运营了9条“东盟快航”点对点精品航线,覆盖东盟国家主要港口。货物从东莞港出发可直达80多个主要港口,通过组合港和空港联运模式,实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要港口及主要机场全覆盖,货运量增长了230%。据相关统计,今年1-8月,东莞港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货值达701.2亿元,有力推动了东莞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外贸物流发展。
“陆上丝路” 联通欧亚
在共建“一带一路”发展大潮的指引下,东莞港务集团提前谋划、主动作为,明确提出把东莞港建设成为“一带一路”节点港的发展定位,积极通过“海铁联运”构建全面服务东莞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物流大通道。
早在2015年,台湾直航班轮“东悦”号挂靠东莞港,来自台中地区的汽车配件通过港口转运至东莞石龙铁路国际物流中心,再由铁路发往乌兹别克斯坦丘库尔赛,成为东莞“海铁联运”“发出”的首批货物。时间来到2019年,藤县风顺0806号顺利靠泊东莞港,接卸始发自白俄罗斯的进口货物。该票货物搭乘中欧班列,从白俄罗斯明斯克起程,横跨欧亚大陆,直抵广东(石龙)铁路国际物流基地,经水路中转至东莞港,标志着广东首列进口中欧班列“开进”东莞港。
通达八方,货畅其流。通过“铁转水”“水转铁”进出口物流双向通道对接中欧、中亚班列,实现“一带一路”海陆两条通道在东莞港交汇,巧妙地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接。
“空中丝路” 直达全球
今年4月18日,在坐拥黄金海岸线的东莞港内,创新开辟的东莞“空中丝绸之路”——“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正式封关运行。空港中心是莞港两地联袂打造的全球首个直达机场空侧的跨境海空联运项目,是东莞港务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落实服务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具体举措。
事实上,建设“空中丝绸之路”也是东莞港务集团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的重要抓手,经过半年的运营,空港中心项目不断提质拓量,发展态势持续向好,累计共有253家企业选择空港中心进出口,较运营首月增加390%,累计进出口航次超1100个。目前,空港中心进、出“双向通道”均已打通,业态发展更加平衡、多元,有力推动了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推动南粤大地对外开放持续保持高水平运行。
飞跃万里,直达全球。空港中心搭建的“空中丝绸之路”消弭了地理的阻隔,极大便捷了粤港澳大湾区与共建国家、全球各地间的进出口贸易,东莞港务集团也将助力东莞在抢抓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中,“飞”出高水平开放的新天地。
源自中国、惠泽全球的“一带一路”倡议,将迈向下一个金色十年。“一带一路”东风正劲,置身其中的东莞港,将继续以开放的姿态,在这片蔚蓝的海洋上谱写更加绚烂的远航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